痰瘀渐消,心神复明——一位25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西医协同康复实录
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,全球精神障碍患病率持续上升,其中精神分裂症因症状重、复发率高,成为患者与家庭难以承受之重。目前临床一线仍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,但锥体外系反应、代谢紊乱等副作用常导致依从性差、反复停药,最终陷入“发作—住院—再发作”的恶性循环。
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已有两千余年。《黄帝内经》谓“邪入于阳则狂”,并将本病归于“癫狂”范畴,认为其由先天禀赋、情志内伤、饮食劳倦交织所致,核心病机在于“痰、瘀、火、虚”扰乱心、肝、脾、肾功能。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表明:在规范服用西药的基础上,辅以中医辨证调治,可显著减轻不良反应、缩短急性期、降低复发率。
以下是一位真实患者的康复记录,供同行及患者家属参考(为保护隐私,已做化名处理)。
患者档案
姓名:小林(化名)
性别/年龄:男,25 岁
病程:3 年
主诉:幻听、被害妄想、情绪淡漠、社交退缩、失眠多梦
既往用药:利培酮 4 mg/d(自行减量至 2 mg/d,因静坐不能、体重增加明显)
首诊(2023 年 8 月)
望诊:目光呆滞,反应迟钝
舌脉:舌质暗红、边尖瘀点,苔厚腻,脉弦滑
辨证:痰瘀互结,蒙蔽心神
治则:涤痰开窍,化瘀醒神,疏肝理气
处方(每日 1 剂,水煎 400 ml,分 2 次服):
• 法半夏 10 g 燥湿化痰
• 陈皮 6 g 理气健脾
• 石菖蒲 10 g 开窍醒神
• 远志 6 g 安神定志
• 酸枣仁 15 g 养心安神
• 茯神 12 g 宁心定魄
• 柴胡 6 g 疏肝解郁
• 郁金 10 g 行气活血
西药维持:利培酮恢复至 3 mg/d,并加用苯海索 2 mg/d 以缓解锥体外系反应
二诊(1 个月后)
• 幻听频率由每日 7~8 次降至 2~3 次
• 夜间睡眠延长至 4~5 小时
• 静坐不能明显好转
调整:上方加胆南星 6 g 增强化痰之力;利培酮减量至 2.5 mg/d
三诊(2 个月后)
• 被害妄想显著减轻,可简短回答问话
• 体重下降 2 kg,未再出现明显锥体外系反应
处方微调:去半夏、陈皮,加丹参 15 g、赤芍 10 g 以加强活血化瘀
后续巩固(3~6 个月)
中药改为隔日 1 剂,利培酮维持 2 mg/d。患者精神状态持续好转,可自主完成洗漱、购物等日常事务,并于 2024 年 3 月重返简单工作岗位。
中西医协同思路拆解
1、西药快速控制阳性症状,保障安全;
2、中药分阶段干预:
• 急性期——涤痰开窍、重镇安神,减少幻觉妄想;
• 恢复期——疏肝理气、活血化瘀,改善情感淡漠、认知缺损;
• 维持期——健脾益肾、调和阴阳,降低复发、减轻代谢副作用。
3、全过程配合心理教育、家庭支持与职业康复训练,形成“药物—心理—社会”三维干预网络。
温馨提示
中医治疗强调“辨证论治、一人一方”。上述方药仅针对本案例当时的证候,切勿照方抓药。如家属或患者希望尝试中西医结合,请务必携带既往病历及用药清单,到具备精神专科资质的中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(心理)科面诊。
如果您或家人正受精神分裂症、抑郁症、双相障碍、顽固性失眠等困扰,欢迎后台私信【病情简述+联系方式】,我们将在 24 小时内与您联系,提供个体化咨询。愿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走出阴霾,重归健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