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科普
-
失眠新选择:地达西尼如何科学助眠与安全用药指南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失眠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“隐形健康杀手”。它不仅导致白天精神萎靡、效率低下,长期失眠更可能诱发焦虑、高血压,甚至削弱免疫力,为健康埋下重重隐患。很多人以为“睡不着”才是失眠,其实不然。失眠的表现多种多样,您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14:39:47 -
累、痛、忘、烦、麻:精神科医生30年经验,教你读懂抑郁的5个“身体密码”
作为一名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了三十余年的医生,我见过太多被抑郁情绪困扰的患者和他们无助的家人。今天,我想以最郑重的态度告诉大家一个核心事实:抑郁,从来不是性格的缺陷,更不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。它更像是一场发生在我们身体内部的“无声风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10:54:50 -
肝气不舒,情绪先低:中医教你用“圣约翰草”安全疏肝解郁
一、情绪低谷,可能是“郁证”在报警工作提不起劲、夜晚辗转难眠、胸口闷得慌……很多人把这些归为“小情绪”,但在中医眼里,它们往往属于“郁证”的范畴,而抑郁症正是郁证最常见的一种。二、肝气郁结:情绪与身体的“堵点”肝主疏泄,像一位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3 14:50:03 -
30年临床精华:5个零成本抗抑郁习惯,让情绪自己好起来
行医30余年,我见过太多人靠“调生活+调心态+中医微调”走出抑郁,既没花大钱,也没终身服药。下面5个方法,临床验证有效,坚持两周就能体感变化。1、把生物钟调回来晚上23:00-03:00是肝胆排毒与情绪修复的黄金时段。熬夜=肝气郁结=情绪过山车。做法: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3 13:30:08 -
打破“终身吃药”魔咒: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减药新路径
提起精神分裂症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得吃一辈子西药”。事实正在改写:越来越多患者通过“西药控急症+中医调根本”的综合方案,不仅症状控制得更稳,还把药片越吃越少。一、旧困境:疗效与副作用的拉锯过去,80%以上的患者确诊后接受纯西药治疗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3 11:03:58 -
守护大脑,守护希望——精神分裂症患者科学用药全指南
一、疾病与药物:一场必须正视的持久战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幻觉、妄想、思维紊乱、行为异常为核心表现的慢性脑功能紊乱。无论处于急性发作期,还是看似“风平浪静”的缓解期,抗精神病药物(如氯丙嗪、氟哌啶醇、利培酮、奥氮平等)始终是治疗的“定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3 10:36:28 -
疏肝有道:4个信号自测肝气郁结,1个穴位教你把坏情绪“按”回去
如果你常被“胸闷叹气、小事易怒、凌晨1-3点必醒”困扰,甚至抑郁反复,不妨换个视角——从中医“肝”入手。中医把肝比作身体的“气机调度员”,负责疏泄情绪、畅通气机。长期抑郁、压力山大,会让这位调度员罢工,形成“肝气郁结”,情绪问题也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2 16:23:38 -
五脏安,情志平:精神科老赵的 4 张“情绪稳压方”
在精神科一线 30 余年,我越来越笃定:抑郁、焦虑的根,往往不在“想不开”,而在“脏腑先乱”。肝郁、脾虚、肾精亏、心火亢……五脏一失衡,情绪就跟着翻江倒海。今天就挑 4 个临床常被忽视、却屡建奇功的中成药,给你一份“调五脏、稳情绪”的实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2 10:46:19 -
打破“终身服药”魔咒:抑郁症“中西协同”康复新方案
“吃了一辈子药”曾是许多抑郁症患者最绝望的预言。如今,这一宿命正在被改写。一、西药:快,但未必够好过去,70%以上患者首选西药——起效快、价格低、医院普及,几乎成了“标准动作”。然而,长期依赖带来三大痛点:1、药物依赖:一减药就反复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2 09:52:40 -
肝郁脾虚、心神失养如何解?——太子参“平补”破局,董先生案例全解析
情绪低落、烦躁失眠、精神难以集中,这些现代人常见的困扰,在中医看来多与“肝郁脾虚、心神失养”相关。肝气郁结则情志不畅,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,双重失衡下,心神失养而现萎靡。太子参性平味甘,兼具益气健脾、生津安神之长,补而不燥、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8-21 15:54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