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停杯!抗抑郁药期间饮酒,你正在对抗治疗

来源: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22 11:39:03

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的朋友们请注意:酒精,最好敬而远之。抗抑郁药和酒精,堪称身体里的“冤家对头”,一旦相遇,很可能搅乱你的身心平衡,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。

一、为何抗抑郁药和酒精“水火不容”?

从科学原理来看,抗抑郁药的核心作用是调节大脑中与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,比如血清素和多巴胺,这些常被形象地称为“快乐激素”,它们能帮助我们改善情绪,找回内心的平静。然而,酒精却像一个捣蛋鬼,它会直接干扰这些神经递质的正常工作。

这不仅意味着酒精会抵消药物的治疗效果,甚至可能让抑郁情绪雪上加霜。想象一下,药物好不容易帮你把情绪的天平扶正,酒精一掺和,天平可能瞬间又向抑郁的那一侧倾斜。更需警惕的是,抗抑郁药和酒精都需要肝脏来代谢。同时摄入,无疑是在给肝脏增加沉重负担,可能导致药物无法正常代谢,甚至产生有害物质,威胁肝脏健康。

二、不同抗抑郁药,与酒精的“危险系数”各不相同

并非所有抗抑郁药与酒精相遇后的风险都一样,不同类型的药物,其潜在危险也有所差异:

● 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SSRI):这是最常用的一类抗抑郁药,如氟西汀、舍曲林等。饮酒可能加剧药物的副作用,如头晕、嗜睡,让人感觉昏昏沉沉。更严重的是,酒精会增加一种名为“5-羟色胺综合征”的风险,其症状包括心慌、肌肉抽搐等,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。

● 5-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(SNRI):例如度洛西汀、文拉法辛。这类药物与酒精结合,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加剧,并可能加重焦虑情绪。本想通过药物缓解焦虑,喝酒却让症状反弹,实在得不偿失。

● 三环类抗抑郁药:如阿米替林、丙米嗪,这类药物的副作用本身相对较多。酒精会进一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,可能引起心跳过速、呼吸变慢,甚至导致昏迷。这类药物与酒精的“组合”,无异于给身体埋下了一颗“定时炸弹”。

三、喝酒,远不止影响药效那么简单

除了直接干扰药效、增加副作用风险,饮酒还会从多个方面阻碍你的康复进程:

● 延长治疗周期:规律服药通常能在几个月内看到明显改善。但饮酒会削弱药效,可能导致治疗时间从预期的3个月延长至半年甚至更久,让你承受更长时间的痛苦。

● 增加复发风险:好不容易控制住的病情,可能因为一次饮酒而“卷土重来”。临床数据表明,服药期间饮酒的患者,复发率显著高于不饮酒者,可能是好几倍。

● 引发其他健康问题:酒精本身对胃、肝、心脏等器官就有损害。一边用药物调理身体,一边用酒精伤害身体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长期如此,还可能诱发胃炎、肝炎等更多健康问题。

寻求帮助
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的困扰,或者在用药方面有任何疑问和困扰,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。我们承诺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,提供详细的沟通和专业的支持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