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那扇紧闭的窗帘,和三年后她送来的喜糖

来源: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07 14:08:28

诊室的空气里,至今还留着那股喜糖的甜香。送糖的姑娘,三年前第一次来时,整个人是灰色的。

她二十五岁,本该是人生最鲜亮的年纪,却像一朵被骤然抽走水分的花,迅速枯萎。父母说,她变了,从那个叽叽喳喳的开心果,变成一个终日窝在沙发上的影子。窗帘永远拉着,隔绝了阳光,也隔绝了世界。饭,要哄着才吃两口;话,几乎不说。夜里,只有压抑的啜泣和那句反复念叨的“活着没意思”。

西药像一把把钥匙,试了一把又一把,却没能打开她心上那把沉重的锁。钱花了不少,人却越来越憔悴。直到有一天,她把自己锁在阳台,隔着玻璃,用空洞的声音说:“有声音在叫我跳下去。”那一刻,全家人的心都碎了。

我见到她时,她的脉象细若游丝,舌头光红得像一面镜子,一丝舌苔也无。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——肝气郁结日久,已灼伤了阴液,导致心火虚旺,神不守舍。 她的内心,正经历着一场旷日持久的“旱灾”与“内乱”。

我告诉她父母:“西药不能停,但可以减半。它像一个‘暖炉’,能快速驱散她心头的‘寒冰’,让她先从绝望的边缘回来。但要让她这片‘冻土’真正恢复生机,还需要‘基肥’。”我开出的方子,正是这“基肥”:柴胡、郁金梳理郁结的肝气,像为土地松土;生地、麦冬大补阴液,像久旱后的甘霖;合欢皮、远志安抚躁动的心神,让飘摇的灵魂找到归处。

起初的一个月,诊室里依然只有父母的叹息和她的沉默。母亲急得不行,我告诉她:“治病如春耕,暖炉化冻是快的,但基肥入土,滋养根系,需要时间。请相信土地的力量,也请相信孩子的生命力。”

奇迹,往往始于一个微小的信号。第四个月复诊,她一直低着的头,微微抬了起来,看着我,轻声说:“药……有点苦。”那一刻,她母亲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。我知道,那扇紧闭的心门,终于透进了一丝光。我顺势在方中加入健脾的茯苓、白术,让她每天下楼晒十分钟太阳,去感受真实世界的温度。

后来,她停了西药,中药也成了偶尔的“保养品”。再后来,我收到了她的照片——在她自己开的花店里,她正低头嗅着一束百合,阳光洒在她脸上,那是我从未见过的,由内而外的光彩。

我常想,对抗抑郁,从来不是一场非此即彼的战争。西药的“快”,是悬崖边的救援,是雷霆万钧的守护;中药的“慢”,是废墟上的重建,是春风化雨的滋养。 只用西药,如同只靠暖炉,一旦撤走,寒意可能卷土重来;单用中药,则像在寒冬里等待春天,有些人可能等不到冰雪消融。

中西医结合,就是一手持暖炉,一手撒基肥。 既有速度,又有深度;既能救命,更能树人。这便是我从医四十余年,面对精神障碍时,始终坚信的底气。它能让疗效更显著,让周期更短,让复发率更低,也让患者在这条艰难的路上,走得更安稳,更有希望。

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,也正在经历情绪的寒冬,感到孤立无援,请不要放弃。或许,一条“中西联合”的康复之路,正等待着您去探索。欢迎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愿以四十年的经验,在24小时内与您详谈,为您拨开迷雾,点亮一盏希望的灯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