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脏安,情志平:精神科老赵的 4 张“情绪稳压方”
在精神科一线 30 余年,我越来越笃定:抑郁、焦虑的根,往往不在“想不开”,而在“脏腑先乱”。肝郁、脾虚、肾精亏、心火亢……五脏一失衡,情绪就跟着翻江倒海。今天就挑 4 个临床常被忽视、却屡建奇功的中成药,给你一份“调五脏、稳情绪”的实操手册——用对了,比单纯劝自己“想开点”管用得多。
1、逍遥丸——先让肝“消气”
现代人 9 成有“肝郁”:爱生闷气、胸胁胀、一紧张就腹泻。逍遥丸疏肝健脾,让气机一通,情绪就像气球泄了压,自然松快。
• 典型舌脉:舌边红、苔薄白,脉弦。
• 小贴士:月经前烦躁、乳房胀痛者,连服 7~10 天即可见轻。
2、归脾丸——给心脾“充电”
长期脑力透支的人,心脾两虚最突出:健忘、乏力、睡不醒、食欲差、面色萎黄。归脾丸益气生血、健脾安神,相当于给心脾插了个“充电宝”。
• 典型舌脉:舌淡、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细弱。
• 小贴士:配合午睡 20 分钟,一周就能感到“脑子不糊了”。
3、六味地黄丸——把透支的肾“补回来”
很多年轻人的“空虚型”抑郁,其实是肾精早亏:腰酸、耳鸣、记忆力断崖式下跌。六味地黄丸滋肾填精,就像给电池加电解液,电量足,情绪自然稳。
• 典型舌脉: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• 禁忌:感冒、发热、腹泻时停用,以免“闭门留寇”。
4、朱砂安神丸——专灭“心火燎原”
焦虑到彻夜难眠、心跳如鼓、梦话连篇?这是心火亢盛。朱砂安神丸清心火、镇心神,起效快,但含朱砂,必须遵医嘱、中病即止。
• 典型舌脉:舌尖红、苔薄黄,脉数或促。
• 经验剂量:0.5~1 克/次,睡前 30 分钟服,连用不超 2 周。
辨证是灵魂,别拿钥匙乱开门
以上 4 张方,每一张都对应一种“脏腑失衡模型”。用错了,轻则无效,重则添乱。务必找专业中医辨明体质,再对号入座。如果你正被抑郁、焦虑、失眠折磨,却分不清自己属于哪一型,可以留言或私信,我每天会抽时间免费答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