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焦虑症

情绪像过山车?别硬扛,或是中医“脏躁”在作祟

来源: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01 14:22:54

生活中,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:明明风平浪静,却突然情绪决堤,眼泪毫无征兆地滑落;有时又莫名烦躁,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点燃怒火;还常常精神恍惚,呵欠连天,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怎么了?尤其是女性,到了一定年纪,这些捉摸不定的情绪“小怪兽”似乎更容易找上门。

其实,这并非是你“想太多”,而很可能是中医所说的“脏躁”在悄悄影响着你的情绪。“脏躁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金匮要略》,古人观察到女性常有“喜悲伤欲哭,象如神灵所作,数欠伸”的表现,并留下了经典的“甘麦大枣汤”作为良方。从现代医学角度看,脏躁与焦虑症、更年期综合征、神经症等有诸多相似之处,它更像是一种由情绪与体质共同交织引发的身心失调状态。

01、情绪的“地雷”:为何会患上“脏躁”?

“脏躁”的出现,往往与两个核心因素息息相关。

一方面是“体质”的根基不牢。 比如,平时就容易操心、思虑过度,会慢慢耗伤体内的阴液;或经历产后失血、月经过多,导致精血亏虚,五脏六腑得不到充足的滋养,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缺少了润滑油,运转起来自然会“躁动”不安。

另一方面是“情绪”的导火索。 长期承受压力、心情压抑,会让体内的“火气”悄然滋生,扰乱心神,成为情绪失控的直接推手。

从中医整体观来看,心、肝、脾、肾这几个脏腑与“脏躁”的关系最为密切:

● 心主神明:心血不足,就像灯油枯竭,神思自然不安稳,让人委屈、想哭。

● 肝藏血:情绪不畅易致肝气郁结,郁久化火,则让人烦躁易怒。

●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:脾虚则气血生成不足,身体便容易感到乏力、精神萎靡。

● 肾为先天之本:肾阴亏虚,便可能出现潮热、失眠、情绪波动大等情况。

02、对症调理:不同类型的“脏躁”如何安神?

“脏躁”的表现五花八门,但调理的核心始终离不开“滋养”与“安神”,如同为干涸的土地浇水,为躁动的心灵降温。

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,中医的调理方案也各有侧重:

● 气血不足型:总觉得心里发空,爱发呆,遇事就想哭,身体疲乏,呵欠连连。

○ 调理思路:补气养血,安神定志。常用小麦、大枣、甘草,配以补气的太子参、安神的茯苓,缓缓补足气血,让心神有归处。

● 心肝血虚型:失眠、心悸,视物模糊,手脚发麻,情绪恍惚。

○ 调理思路:养血安神,柔肝敛魂。常用酸枣仁、当归、龙眼肉等,为身体“补充营养”,让心神与肝魂都能安然栖息。

● 心肾不交型:心烦意乱,坐立不安,夜间多梦,伴有腰膝酸软、口干舌燥。

○ 调理思路:交通心肾,清心降火。常用黄连清心火,阿胶滋肾阴,使上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。

● 肝肾阴虚型:常见于更年期女性,潮热盗汗,情绪起伏不定,腰酸腿软。

○ 调理思路:滋补肝肾,育阴潜阳。常用熟地黄、山茱萸、枸杞子等,为身体“充电”,让阴阳回归正轨。

● 痰热扰心型:情绪波动大,哭笑无常,胸闷口苦,甚至感觉喉咙有痰。

○ 调理思路:清热化痰,开窍安神。常用竹茹、茯苓、郁金等,清除体内的“浊物”,还心神一片清净。

● 瘀血内停型:常伴有固定位置的头痛,月经不调、有血块,情绪也因此受影响。

○ 调理思路:活血化瘀,行气通络。常用当归、川芎、桃仁等,让气血畅通无阻,脑神得到充分滋养。

03、日常养护:给身心温柔的滋养

除了专业的调理,生活中的点滴关怀同样重要。

● 一杯暖茶,安神缓急:不妨试试经典的“甘麦大枣茶”。取浮小麦30克、甘草5克、大枣5枚,一同煎煮,代茶饮用。此方温和甘甜,能有效缓急安神,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日常养生智慧。

● 情绪管理,疏而非堵:试着多与家人朋友倾诉,别把烦恼独自承受;培养一个能让自己沉浸其中的爱好,如养花、画画、散步,让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中转移;每天留出一点时间,晒晒太阳、做几次深呼吸,让紧绷的身心慢慢放松。

写在最后

“脏躁”虽然多属于功能性的问题,但当情绪出现明显异常时,首先还是要去医院检查,排除器质性疾病。

如果情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,请别再独自硬扛。及时寻求专业帮助,无论是中医的辨证调理,还是现代心理疏导,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关爱。

其实,“脏躁”更像是身体发出的温柔“求救信号”,它在提醒你:是时候停下脚步,好好关爱自己了。

当情绪像天气一样忽晴忽雨时,不妨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和滋养。毕竟,一份安稳平和的内在状态,才是我们所能拥有的,最宝贵的养生之道。

重要提示: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,旨在提供健康资讯。切勿盲目自行用药!如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,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