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焦虑症

心“晴”or心“惊”?从5个角度区分抑郁与焦虑

来源: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  发布时间:2025-06-26 10:57:19

抑郁和焦虑,像一对难兄难弟,症状常常重叠,让人傻傻分不清。今天,我们就用5个关键的观察点,帮你初步识别:你或你关心的人,可能正经历的是抑郁,还是焦虑?

一、先看情绪底色

● 抑郁症: 核心是深沉、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丧失。感觉像掉进了一片灰暗的泥沼,对以前喜欢的事也提不起兴致,内心充满空虚、无望,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身体也像是生锈的机器,疲惫不堪,行动迟缓。

● 焦虑症: 核心是强烈的、难以控制的担忧、恐惧和紧张感。总是过度、不切实际地担心未来可能发生的坏事,身体常常处于“战或逃”的紧绷状态。

二、再看对生活的态度

● 抑郁症: 常常伴随着深刻的无力感和绝望感。患者可能觉得生活毫无意义,看不到未来,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(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且需要高度警惕的信号)。他们倾向于退缩、回避。

● 焦虑症: 焦点在于对潜在威胁的过度警觉和恐惧。害怕失败、害怕失控、害怕灾难发生,这种害怕可能让他们反复检查、寻求保证,或者逃避某些场景。虽然内心痛苦,但单纯的焦虑症患者通常不会仅因焦虑而产生自杀想法(除非同时伴有抑郁症状)。

三、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

身体是情绪的镜子,反应往往很直接:

● 抑郁症: 身体信号常常反映“停滞”和“低落”:

○ 精力严重不足,感觉持续疲惫。

○ 睡眠问题突出,尤其可能是早醒或难以入睡。

○ 食欲显著改变,要么暴食,要么完全没胃口。

○ 身体各处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或不适。

● 焦虑症: 身体信号更像“高度戒备”的反应:

○ 坐立不安,肌肉紧绷。

○ 心慌、心跳加速、胸闷。

○ 容易出汗、感觉忽冷忽热。

○ 手抖、身体发抖。

○ 呼吸急促,感觉快要窒息。

○ 肠胃不适,如恶心、腹泻。

○ 头晕、手脚发麻。

四、观察思维模式

● 抑郁症: 思维常被消极、自责的念头占据:“我不好”、“都是我的错”、“未来一片黑暗”、“一切都完了”。思维速度可能变慢,注意力、记忆力也可能下降。

● 焦虑症: 思维常陷入“灾难化”的担忧漩涡:“万一…怎么办?”、“要是…就糟了!”、“肯定要出事了!”。脑海中充斥着对未来的可怕预测,让人停不下来。

五、了解治疗侧重点(供了解,非自行用药依据)

虽然这不是自我诊断的标准,但了解一些差异有助于理解:

抑郁症: 药物治疗上,抗抑郁剂是主力,目标是提升大脑中与情绪、活力相关的化学物质(如5-羟色胺、去甲肾上腺素)水平。抗焦虑药或助眠药可能是辅助。

焦虑症: 药物治疗上,某些抗抑郁剂也有效,但抗焦虑药(如某些苯二氮䓬类药物,需谨慎使用)或特定作用于焦虑的抗抑郁药/新型药物常是首选,目标是降低大脑的过度警觉状态。抗抑郁剂也可能作为基础治疗。

结语:

这5个观察点能提供重要的区分线索,但请记住,现实中抑郁和焦虑常常“联手出击”(共病),症状相互交织,并非非黑即白。最可靠的诊断需要精神科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。

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被这些情绪困扰,请不要独自承受,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