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
-
止思即药:破解抑郁“反刍”的中医实战手册
今天,我们要揭开一个被忽视却足以让药物“失灵”的隐形推手——反刍式过度思虑。若不斩断这条“越想越苦”的思维链,再多抗抑郁药也只能在表面打补丁,病根依旧暗流汹涌。01 抑郁的“根须”是思出来的中医讲“思则气结”。一根脑筋来回拧,先伤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9 14:34:52 -
从“叛逆”到“重生”:一位中医师用柏子仁拉回抑郁少年的40年手记
临床40年,我目睹太多孩子被贴上“矫情”“抗压差”的标签,直到他们滑向重度抑郁,大人才惊慌失措。现代医学与中医早已达成共识:青少年抑郁不是性格缺陷,而是“脑—脏腑”功能联动失衡。一、被忽视的早期信号长期学业—家庭双重应激,使前额叶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7 16:04:10 -
30年精神科老中医手记:抑郁症不是“矫情”,而是身体失衡——一套少复发、不依赖药物的中医调治方案
01 抑郁症≠性格缺陷,而是身体在报警“心情不好”“矫情”是最常见的误判。中医讲“肝主情志”,长期压抑→肝气郁结→气血失调→疲惫、失眠、食欲差、兴趣丧失。这不是意志薄弱,而是脏腑发出的SOS。02 中医治抑郁:不靠“猛药”,靠重建平衡西医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7 14:16:05 -
走出“单药误区”:抑郁症必须同步完成的3件“非药物功课”
很多人以为“吃了抗抑郁药就能等着病好”,结果药越吃越没信心。其实,药物只是“地基”,如果下面三件事不做,楼房照样会塌——1、必须加上“话疗”西药救急,中药调内环境,心理治疗帮你把“负面思维”改写成“中性思维”。三箭齐发,复发率才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7 11:02:41 -
四味小方,解郁大法:35年精神科老中医的“抗抑郁极简方”
在精神科临床摸爬滚打35年,我越来越确信:抗抑郁不是“药海战术”,而是“调衡艺术”。今天送大家一张只有4味药的“极简方”,疏肝—健脾—安神—调和,一环扣一环,帮不少患者把复发率摁了下去。1、柴胡 12g疏肝解郁“第一枪”,调畅气机,胸口闷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6 14:13:47 -
抗抑郁药:吃多久?会不会“吃坏”?一位40年精神科医生的真话
“医生,这药得吃多久?会不会把肝肾吃坏?”门诊里,几乎每位抑郁患者都会问。作为和抗抑郁药打交道40多年的老大夫,我把大家最揪心的顾虑,一次性说明白。一、先厘清一个事实:抑郁本身,才是身体最大的“毒药”。它不只是“情绪感冒”,而是脑内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6 11:21:22 -
别把“堵得慌”当成小情绪——一套疏肝解郁的每日自救手册
很多人一进门就跟我说:“康大夫,胸口像塞了团棉花,吃嘛嘛不香、夜头翻煎饼,是不是就是‘心情不好’?”我答:这不是简单的“不开心”,多半是中医说的“肝郁”在报警。肝主疏泄,相当于身体的“交通指挥”。长期加班、熬夜、生闷气,肝气就堵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5 14:35:40 -
别再把抑郁当“心情不好”——1味陈皮巧搭配,先帮身体把求救信号接住
很多人以为抑郁只是“心情不好”,其实它早在身体里拉响警报:• 凌晨3点睁眼到天亮,枕边人鼾声如雷,你数羊数到崩溃;• 胸口像压了块水泥板,吸口气都要先鼓足勇气;• 最爱的小龙虾上桌,却连筷子都懒得提;• 爬三层楼像刚跑完马拉松,腿灌铅、脑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5 10:56:15 -
抑郁不是终身判决:一位老医生告诉你,如何从中西医合璧中“毕业”
“大夫,这药是不是得吃一辈子?”门诊里,这个问题我几乎每周都会被问。行医四十余年,我想把一句话说在前头:抑郁症不是突然冒出来的“敌人”,而是身心发出的“请假条”——它告诉你:机器没坏,只是该保养了。一、两种视角,一个目的西医把抑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5 10:45:55 -
请别这样对我: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,是这三种陪伴
引言:看见那层“薄纸”下的伤口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,常常像一道蒙着薄纸的伤口。从外表看,似乎平静无波,但内里却异常脆弱敏感。那些对我们而言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,一句无心的话,一个不经意的举动,都可能成为刺穿薄纸的利刃,成为压垮他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04 15:22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