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抑郁不是“想不开”,是五脏在报警——中医教你从根源疏肝、补心、健脾、养肾

来源:北京精神医学中西医协同分会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24 11:05:40

“我明明没做重体力活,却天天累到不想说话。”“不是不想努力,而是身体像被抽掉电池,连呼吸都费劲。”如果你也正被这样的情绪黑洞吞噬,请先停止自责。中医把抑郁、焦虑、失眠等统称为“情志病”,它们不是“矫情”,而是肝、心、脾、肾次第失守的求救信号。下面按“病机→自查→调理”三步法,给你一份可立刻执行的“中医解郁路线图”。

01 肝郁:情绪堵成“麻花”

病机:肝主疏泄,长期压抑郁闷→肝气郁结→气机堵塞→情绪低落、胸胁胀、经期乳胀、咽有异物感。

自查:舌头尖边红、苔薄白;脉象弦如按琴弦。

调理:

① 情绪出口:每天固定10分钟“乱语宣泄”——关起门来自言自语,把最不堪的想法说出来,说完撕掉或删除,给肝气一个“泄洪口”。

② 穴位:双足太冲穴(足背第1、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),每晚睡前按揉3分钟,按到酸胀为度。

③ 食疗:玫瑰花5朵+陈皮3克+绿茶3克,85 ℃热水冲泡,上午10点前饮用,疏肝兼防上火。

④ 禁忌:夜间11点~凌晨3点是肝胆经值班时间,熬一次夜=给肝加一次“塞车”。

02 心血虚:心脏“电量”低于20%

病机:思虑过度、熬夜失血→心血不足→神不守舍→心悸、健忘、入睡难、梦多早醒。

自查:面色苍白或萎黄;舌淡、舌尖有齿痕;脉细弱。

调理:

① 睡眠优先:23点前躺下,哪怕不困也闭眼调息,把“躺平”当药吃。

② 食疗:桂圆5颗+红枣3枚+浮小麦30克,加水500 mL,小火煮20分钟,晚餐后2小时温服,补心又敛汗。

③ 穴位:神门穴(腕横纹尺侧凹陷),通勤地铁上用拇指压住,轻揉2分钟,宁心安神。

④ 运动:每日“呵”字诀6次——双脚与肩同宽,双手上举吸气,发“呵”字呼气,泄心火、补心气。

03 脾虚湿困:身体像“泡发的海绵”

病机:久坐、冷饮、甜腻攻脾→脾失健运→水湿内停→头重如裹、四肢沉、口黏便溏。

自查:舌体胖大、边有齿痕,苔白腻;脉濡缓。

调理:

① 饮食:早餐固定一碗“四神粥”——山药、莲子、芡实、炒薏米各25克,电饭煲预约模式,起床即食,健脾祛湿零失败。

② 穴位:足三里(犊鼻下3寸),每日艾灸10分钟,或按压100下,胜吃老母鸡。

③ 禁忌:连续3口以上冰饮=给脾浇一桶冷水,情绪只会更“发霉”。

04 肾精亏:精神“蓄电池”老化

病机:先天不足+长期熬夜惊恐→肾精耗损→脑髓失养→意志消沉、健忘、耳鸣、脱发、腰膝冷。

自查:舌淡红少苔,脉沉细;指甲脆、月痕减少。

调理:

① 作息:21点关电脑,22点关手机,23点进入深睡,把熬夜损失的天癸(肾精)一点点“存回来”。

② 食疗:黑芝麻300克+核桃仁150克+枸杞50克,低温烤熟打粉,每日2勺拌酸奶,补肾乌发。

③ 穴位:太溪穴(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),睡前热水泡脚后,用拇指腹顺时针揉50次,补肾阳、引火归元。

④ 小功法:每日“叩齿提肛”36下——轻叩牙齿同时收缩肛门,固肾摄精,地铁里也能做。

05 通用“情志急救包”

1、早晨“三问”:我今天最想完成的小目标是什么?需要谁的帮助?能给别人什么帮助?把注意力从“情绪”转向“行动”。

2、傍晚“ Sunset 30分钟”:日落前后外出快走,让视网膜接触自然光线,提升褪黑素与5-羟色胺分泌,免费抗抑郁。

3、睡前“情绪存档”:写下3件今天最困扰的事+1件值得感恩的小事,写完撕掉感恩页贴在床头,给大脑一个“已完成”信号。

何时必须就医?

若连续2周出现:

· 每天大部分时间心境低落,兴趣丧失;

· 体重波动>5%,或失眠/嗜睡;

· 反复出现“不如结束”念头;

请立即联系精神科或心理科,中药+西药+心理咨询多管齐下,疗效优于任何单一疗法。

中医说“治未病”,也讲“既病防变”。抑郁不是意志薄弱,而是身体用情绪语言发出的“求救码”。把熬夜戒了,把冷饮停了,把太冲、神门、足三里、太溪按起来,把玫瑰桂圆四神粥喝起来——你每做一件微小的好事,五脏就在后台默默给你点亮一盏灯。愿你在疏肝补心、健脾养肾的路上,把失去的自己一块块拼回来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