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
-
走出抑郁阴霾:除了吃药,这4个“养心”习惯更能唤醒身体自愈力
抑郁,是一场席卷身心的风暴,它交织着生理的失衡、心理的困扰与社会环境的压力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对抗抑郁,药物是重要的“拐杖”,但绝非唯一的出路。中医自古讲究“三分治,七分养”,真正的康复,源于生活点滴的滋养与重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9 11:12:16 -
“总想哭、浑身没劲”?中医:你的五脏可能“闹脾气”了,5招帮你找回好状态
“主任,我最近情绪特别差,一点小事就想崩溃,动不动就想哭……”“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,做什么都提不起劲,对生活好像失去了热情……”在门诊中,我时常听到患者朋友们这样倾诉。很多人以为这只是“想太多”或“压力大”,忍一忍就过去了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8 15:02:08 -
从肝郁到肾亏:中医视角下的抑郁症根源与“四维一体”调理方案
在中医看来,抑郁症远非单纯的心理问题,它更像是身体内部气血失衡、脏腑功能失调时,发出的一个“求救信号”。它提醒我们,是时候停下来,关照自己的内在健康了。很多人一提到“抑郁”就想到“肝郁”,于是拼命疏肝解郁,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8 11:10:38 -
告别“情绪好了,体重涨了”的烦恼:让治疗不再有“甜蜜的负担”
医生,这药吃了心情是好多了,可体重也跟着上来了,怎么办?”在抑郁症与焦虑症的治疗中,这几乎是每位患者都会担忧的问题。传统抗抑郁药在有效调节神经递质、改善情绪的同时,确实可能因影响食欲调控中枢而导致体重增加,这成为许多患者坚持治疗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8 10:19:42 -
从“不开心”到“抑郁症”,中间只隔着“肝郁气滞”的距离
在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了三十余年,我见过太多被抑郁阴霾笼罩的患者。他们常常问我:“主任,我的病是怎么来的?好像是一夜之间就垮了。”但事实并非如此。根据我的观察,绝大多数的抑郁,都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,而是一场由内而外、由浅入深的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7 14:07:04 -
老觉得胃胀、睡不好?不妨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这份“解郁”智慧
常有抑郁症患者向我倾诉:“吃舍曲林总觉得胃里胀,换成氟西汀又容易醒,难道就没有更温和、更根本的办法吗?”其实,在2000多年前,医圣张仲景就在《伤寒论》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剂应对情绪问题的“妙方”—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。在那个没有现代抗抑郁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7 10:15:35 -
你不是“想不开”,是能量耗尽了!老中医教你5招,把抑郁的“火”浇灭
行医三十余载,我见过太多被抑郁症折磨的灵魂。今天,我必须郑重地告诉大家:抑郁症绝不是“矫情”,不是简单的“想不开”,它是一种如同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,真实存在、需要科学治疗的疾病。它不是意志力的较量,而是大脑神经递质失衡、身体能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6 15:13:29 -
青少年抑郁高发,我们做错了什么?
引言:一个不容忽视的警报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》的数据如同一记警钟:青少年的抑郁风险已显著高于成年人,心理问题低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。 许多孩子本应活力四射的青春,却被抑郁的阴霾过早笼罩,令人痛心疾首。作为一名行医四十余载、深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5 13:59:48 -
浑身不适却查不出病?当心,你的身体正在“呼救”!中医解郁,从疏通这股“气”开始
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:长期被失眠、心慌、莫名的乏力所困扰,甚至全身都感到说不清的疼痛,还伴随着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消化问题。你满怀希望地去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西医检查,拿到的报告单上却赫然写着“未见明显异常”。这并非是你“无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2 10:49:41 -
走出抑郁“三大坑”:一位门诊30年老中医写给患者的避坑指南
在门诊守了30年,我越来越确定:抑郁症不是“终身判决”,但90%的复发,都栽在同三块绊脚石上。今天把它们一次说清,愿你在康复路上少走弯路。坑一:只谈心,不管身把抑郁简单当成“想不开”,只做心理咨询,结果情绪刚缓两天,又被身体的疲惫、失... [详情]
发布时间:2025-09-11 14:25:32